一、方案背景
1.成都需求痛点
-夏季高温高湿、冬季湿冷的气候特点对中央空调依赖性强
-老旧社区设备能耗高(占社区总能耗40%+),运维响应超24小时
-2023年成都发布《智慧社区建设导则》要求设备智能化覆盖率≥80%
二、系统架构
三层架构实现端-边-云协同
1.感知层
-加装NB-IoT温湿度传感器(每50㎡/个)
-空调机组加装振动监测模块(精度±0.1mm/s)
-智能电表实时采集能耗数据(精度0.5级)
2.网络层
-双模通信:5GCPE主通道+LoRa自组网备份
-成都电信定制化物联卡(99.99%网络可用性保障)
3.平台层
-部署于成都超算中心的能源管理PaaS平台
-时序数据库:TDengine(单节点支持百万级点位)
三、核心功能模块
1.智能APP远程控制
-三维交互界面
-BIM模型映射设备位置,点击管路查看实时温度
-语音指令控制(集成科大讯飞方言识别引擎)
-节能模式推荐
-基于气象局API获取未来24小时温湿度预测
-动态调整启停策略(较传统模式节能15%-22%)
2.AI故障预警诊断
-特征工程
-提取压缩机电流谐波特征(FFT分析200+频段)
-冷媒压力变化速率时序建模
-双模型诊断引擎
-知识图谱诊断:整合20年维修记录构建故障树(覆盖98%常见故障)
-LSTM预测模型:提前4-8小时预警压缩机过热风险(F1-score达0.93)
-维修决策支持
-故障代码自动关联备件库存(对接京东工业品供应链)
-AR远程指导:维修人员通过Hololens2获取专家指引
四、落地实施
1.试点数据(成都锦江某社区)
-运维成本下降37%(年节约28万元)
-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1.2小时(原平均8.5小时)
-CO₂排放减少182吨/年(获市生态局智慧减碳示范项目)
2.部署周期
-2000户社区:硬件安装7天+系统调试3天
-支持OTA远程升级(固件更新无需现场操作)
3.安全合规
-等保2.0三级认证
-数据本地化存储(部署于天府数据中心)
五、商业模式
1.智慧服务订阅制
-基础功能免费(含远程控制)
-高级诊断服务:9.9元/台/月(按实际启用设备数计费)
2.政府补贴申报
-符合成都市新基建专项补贴(最高补贴项目投资30%)
-纳入绿色建筑评价加分项
六、技术演进规划
-2024年接入城市级虚拟电厂平台
-2025年实现空调系统与光伏储能联动调控
-2026年部署数字孪生运维系统(故障模拟准确率>95%)
该方案已入选2023年四川省新型智慧城市典型解决方案目录,可结合具体社区需求提供定制化部署方案,欢迎索取详细技术白皮书与本地化案例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