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分类
解决方案
当前位置:首页 > 解决方案 > 正文 > 成都零售商场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:人流量自适应调温与光伏辅助供电

成都零售商场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:人流量自适应调温与光伏辅助供电

发布时间:2025-04-10分类:解决方案阅读:50 次

一、项目背景与目标
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核心城市,零售商业体密集,空调能耗占商场总能耗的40%-60%。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存在以下痛点:
1.固定温度设定:无法适应人流波动,低峰期能耗浪费;
2.高电价成本:商业用电价格高,峰谷电价差异显著;
3.碳中和需求:响应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降低碳排放。

改造目标:
-节能率≥30%,年电费减少20%-40%;
-提升顾客舒适度,动态匹配人流量需求;
-利用可再生能源,实现绿色商场转型。

二、技术方案设计

1.人流量自适应调温系统
(1)智能感知层
-人流监测技术:
-安装红外热成像传感器+Wi-Fi探针+AI摄像头,实时统计各区域人流量;
-通过热力图分析人员分布密度(如:高密度区>2人/㎡,低密度区<0.5人/㎡)。

(2)动态温控算法
-温度分级策略:
|人流量等级|温度设定(夏季)|温度设定(冬季)|
|高密度(>1.5人/㎡)|24-26℃|20-22℃|
|中密度(0.5-1.5人/㎡)|26-28℃|18-20℃|
|低密度(<0.5人/㎡)|关闭/维持28℃|关闭/维持16℃|

-变频调节技术:
采用变频离心机组+EC风机,根据负荷动态调节压缩机转速,降低待机能耗。

2.光伏辅助供电系统
(1)光伏发电设计
-装机容量:根据商场屋顶面积(假设5000㎡),安装单晶硅光伏板(效率≥22%),总装机量约500kWp;
-日均发电量:成都年均日照约1000小时,日均发电量≈2000kWh(夏季高、冬季低)。

(2)储能与并网
-储能系统:配置锂离子电池(200kWh),储存日间光伏余电,供夜间或阴天使用;
-并网策略:优先自用,余电上网,结合成都分时电价政策,高峰时段(10:00-12:00,19:00-21:00)优先使用光伏电力。

3.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
-中央管理平台:
整合空调、光伏、人流数据,通过AI算法(如LSTM神经网络)预测未来1小时负荷,动态优化运行策略;
-可视化界面:
展示实时能耗、节能数据、光伏发电量,支持远程调控。

三、实施步骤
1.设备升级:替换传统定频机组为变频机组,加装传感器与控制器;
2.光伏安装:屋顶光伏+储能系统施工,同步接入电网;
3.系统调试:校准温控算法,优化光伏-空调协同策略;
4.试运行与优化:采集1个月数据,调整参数至最优。

四、经济效益分析
|项目|投资成本(万元)|年节省费用(万元)|投资回收期(年)|
|空调变频改造|150|60|2.5|
|光伏系统(含储能)|300|80(电费节省+补贴)|3.8|
|总计|450|140|3.2|

注:按成都商业电价1.2元/kWh、光伏补贴0.3元/kWh计算。

五、环境与社会效益
1.减碳效果:年减排CO₂约600吨,相当于种植3万棵树;
2.标杆价值:打造西南地区首个“人-能协同”智慧商场,提升品牌形象;
3.政策支持:符合成都市《绿色建筑促进条例》,可申请最高20%改造补贴。

六、风险与应对
1.传感器误差: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,定期校准设备;
2.光伏波动性:配置储能+电网互补,保障供电稳定性;
3.初期投资压力:分期实施,优先改造高人流区域。

结论:本方案通过“动态调温+光伏赋能”双路径,实现节能降本与用户体验双赢,助力成都零售商业体向低碳化、智能化升级。    


TAG:光伏 成都 人流量 电价 能耗